标 题: | 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834C/2025-01124 | 发文字号: | 乌司通〔2025〕3号 | ||||||
发文机构: | 乌海市司法局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
概 述: | 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成文日期: | 2025-02-12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3-31 10:19:28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司法局,机关各科室支队,各直属二级单位:
现将《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2月12日
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以党建为引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法治建设为抓手,以平安建设为基础,以基层基础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支撑,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干字当头、挺膺担当,加快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市打造小而精、小而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小而美、小而优的精品城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一、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1.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坚持不懈学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政治监督、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督查督办等制度,强化对党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实现分层分级全覆盖政治轮训,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法治自信。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正面引导、分析研判和阵地建设,提高舆情应对能力,有效防范处置各类风险。
2.全面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彻到司法行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纳入党的建设,纳入政治机关建设,持续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核。
3.抓实抓好党建工作。
强化“司法红盾”党建品牌宣传,深化党建业务融合互促,设立“司法红盾”专栏,定期推送党建动态、党员风采、典型案例,增强品牌的社会美誉度与行业影响力,塑造司法行政新形象。加强法律服务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发挥法律服务机构党组织在引领服务、规范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仲裁等行业党建质效。
二、服务保障办好两件大事,持续深化法治建设
4.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律法规作为领导干部培训必修课,深化法治工作部门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推动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见行见效。加强与中国政法大学深度合作,形成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法治建设决策参考。
5.接续落实诚信建设工程。
制定2025年诚信建设工程重点任务清单,制定涉企失信行为信用修复具体办法,持续排查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开展重点领域失信行为专项整治,依法依规加大清欠民营企业账款力度,实打实解决限制过多、办事繁琐、承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提升诚信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水平。建立行政诉讼败诉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有效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全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
6.服务保障“六个行动”。
制定司法行政服务和落实“六个行动”的具体措施,从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监督、法律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切实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硬实举措。探索开展助企帮扶行动,选取1-2家民营企业,开展法律帮扶。
7.切实提升法治督察质效。
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及乌海市方案举措落实总结评估,梳理对照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一规划两纲要”各项工作。优化全面依法治市考核指标,聚焦“六个行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展法治督察。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目标,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工作机制,加大现场述法推进力度,实现述法常态化。深入学习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逐项梳理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抓好落地落实。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8.加强行政立法制规。
推动出台《乌海市河道保护和管理条例》,推动《乌海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办法》列入政府规章立项计划。
9.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
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和规范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工作,完善法律顾问履职考核制度,实现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效能。落实行政败诉案件“一案一分析”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因主观因素造成的行政败诉率。不断完善政府合同备案管理,加强政府合同清理和质量检查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府合同质量水平。
10.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深化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依法制定和管理行政裁量权基准,建立常态化监督和专项重点监督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基层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用好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通过公开约谈、直接督办、通报曝光和案件移送等方式,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深化与公检法的协作配合,用好常态化会商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效能叠加。
11.提升行政复议制度效能。
推进行政复议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调解和解、决定抄告及履行等工作机制,发挥行政复议层级监督功能,加大个案监督力度,针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部门开展专项问题反馈、监督指导,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提升行政复议首选率和公信力,更好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信访有效衔接,促进裁判标准、法律适用统一。
四、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
12.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进一步优化“乌海市司法局普法地图”、“乌海市一刻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服务平台功能设置,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交互体验。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和监督管理,落实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备案制度,持续推进“万名律师进乡村”“万所联万会”活动,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打造一批精品律所。完善智诚公证处聘用人员薪资设置,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持续在“减、快、好”上下功夫,实现公证服务质量更好、服务更优、群众满意度更高。严把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准入关口,提升司法鉴定服务满意度。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仲裁法,加强仲裁行业监督管理,抓实乌海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建设。开展法律援助“安心行动”,推动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实现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周密组织实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确保实现“零”差错目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行业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机制和协会风险警示制度,深化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切实把执业监管、质量管控落到实处。
13.改进法治宣传教育。
落实“八五”普法总结评估和“九五”普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自治区法治宣传“1+8”模式,创新青少年法治宣传形式,开展青少年法治直播、法治研学、法治书画展等活动,在探索与体验中激发学法热情。要加强媒体矩阵建设,加强与权威主流媒体深度合作,深耕司法行政这座“富矿”,打造更多乌海法治宣传特色品牌。
14.强化数字赋能。
紧扣“为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工作人员服务”导向,全力配合全区政法综治一体化应用平台建设,完善重大矛盾纠纷及重点群体全量数据库。
五、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15.优化戒毒资源。
持续加大戒毒人员收治力度,开展戒毒康复专区建设,打造优势戒治项目,推动收治工作取得更大战果。统筹用好戒毒警力和场所资源,在机构不变、队伍不散的前提下,深化戒毒“一体两翼”工作模式,积极推动戒毒康复指导社会化延伸工作,对社戒、社康、社矫人员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开展禁毒宣传,参与司法所等工作。
16.加力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开展“人民调解护稳定”专项行动,形成矛盾风险预防化解常治长效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排查、实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完善校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成立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校园矛盾纠纷。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抓好自治区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加强重点人群管控,依法精准开展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开展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审批工作“六个是否”专项督查,强化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安置帮教,做到排查到位、化解到位、责任到位,防止漏管失控。
17.强抓基层基础。
加快推进司法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千名干警下基层”活动,实施“律师青苗”工程,鼓励青年律师积极到司法所挂职锻炼,参与司法所公益法律咨询、社区普法讲座等活动,多措并举充实司法所力量。各区司法局要加强政法专项编制统筹和动态管理,保证每个司法所必须到位两个政法编制工作人员,夯实基层法治根基。发挥“四所一庭”机制优势,全力支持综治中心建设。
18.做实保密安全防范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抓好保密工作,守牢不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底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提升广大干部收集档案、保护档案的专业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管理质效和安全;加强档案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档案工作的安全性。
19.在信访化解上再发力
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进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严格执行“三个不予受理”“两个不再受理”等规定,下大力气解决系统内信访问题,真正把责任压实、把事情解决。
六、深化司法行政改革,推动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20.理顺工作机制。
统筹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改革,加强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机制建设,开展制度机制大起底,逐项梳理研判是否健全、有效、运行顺畅,通过“固化形成、执行落实、总结分析、改进完善”等方式,形成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以改革解难题开新局。
21.落实重点任务。
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健全行政裁决工作制度,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
七、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铁军。
22.加强政治建设。
深刻理解把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党委政法委员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全面贯彻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专业化干部储备库,统筹考虑、择优配备,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各级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
23.加强能力建设。
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打造“法韵乌海·司法行政讲堂”,推动“党组成员讲政治、科室负责人讲业务、年轻干部上讲台”,全方位提高司法行政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深化戒毒干警岗位实战“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高队伍素质能力。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推动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挂职历练,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24.坚持严管厚爱。
进一步健全完善职业保障机制,深入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加强英模表彰和舆论宣传工作。制定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方案,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