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司法局关注民情、遵循民意、保障民生,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守护“加”屏障,整合力量厚植根基。“加”责任,领导下沉到位,县处级干部在原有包联区内,自行选定1个司法所,实施重点包联帮扶。以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抓手,联合团市委走进全市13个社区,推出“七彩假期 志愿相伴”公益法治课,局党组成员带头示范,为青少年群体授课。“加”人员,暖心走访到位,坚持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充分发挥“三员一律师”(政法委员、网格员、调解员、青年律师)等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反电诈、生态环保等法治宣传。“加”时间,资源保障到位,坚持以深入推进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开展错峰延时、预约全时和加急即时“三项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绿色通道”、优先接待、上门办证等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减”距离,聚焦问题办好实事。“减”流程,便民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高频公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实现公证业务“有人接待、有人解答、有人引导、有人办理”。“减”材料,行业公信稳步提升,持续开展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大力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全面提升司法鉴定、公证服务质效和公信力。“减”矛盾,诉源治理走深走实,强化府院联动,建立府院工作衔接联动机制,完善市、区、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综治中心作为化解居民矛盾的前沿阵地,建立前期“分类”、中期“洽谈”、后期“回访”工作体系,实现矛盾纠纷“一门受理、一地解决”。
拓展“乘”机遇,谋划新篇重塑格局。乘宣传之势,构建立体式宣传格局,全方位展示司法行政工作和司法行政队伍新面貌,做优“法入寻常百姓家”“法在身边”“普法课堂”等报纸、电视、电台专栏传统媒体,做强“乌海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全覆盖、立体式的宣传矩阵。“乘”合作之力,建立长效联动体系,围绕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法治领域建设工作,与巴彦淖尔毗邻监狱签订共建合作协议书,力求在资源整合、信息互通、应急联动等方面实现互促共进。“乘”数据之机,组建信息赋能体系,研发“普法地图”小程序,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动态映射全市60余处法治文化阵地,打造“指尖上的法治生活导航仪”。
完善“除”法,锻造优秀司法行政铁军。“除”因循,激活力,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强化培育、选树、宣传,在全系统营造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除”顽疾,督整改,聚焦锤炼“务实作风、争先作风、清廉作风、亮剑作风”,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树牢实干实绩工作导向,在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上久久为功。“除”不实,练本领,纵深推进“法韵乌海·司法行政讲堂”常态化制度化,以理论学习、业务讲堂、练兵比武为着力点,聚焦法治督察、执法协调监督、行政复议等重点,加大培训力度和人才培养,努力提升统筹协调和专业能力。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