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凝聚法治之力 筑牢发展之基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6日 作者:司法局 来源: 浏览次数:

凝聚法治之力 筑牢发展之基

        ——乌海市“七五”普法工作综述

    “七五”普法以来,乌海市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7个,青少年维权岗1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81个,人民调解室146个,妇女维权站20个;开展各类普法志愿服务活动500多次,法治讲座45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品30万多份,解答法律咨询6000多人次;建成3个法治文化广场、3个法治图书阅览站、15个法治文化长廊、100个法治大讲堂,招募普法宣传志愿者500多名;组织14000余人观看民法典公开课,3万余人参与民法典知识测试竞答活动……

数字无言,成绩斐然。“七五”普法启动以来,乌海市委、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根据“七五”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为重点,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把“七五”普法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努力营造了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健全机构,不断完善普法网络体系

    我市出台了《市委宣传部 市司法局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七五”普法规划任务分解细化为7大项,并纳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及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健全普法网络,在市、区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宣传部部长任组长的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各普法责任制单位成立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镇(办)、社区(村)建立相应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市、区、镇(办)、社区(村)四级普法工作全覆盖,普法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

    抓实教育,各项学法用法制度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将宪法、法律法规、党纪党规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刚性学习和考试内容,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的能力。截止目前,我市已开展领导干部任前考试26次,宪法专题讲座138次,普法骨干培训班16期,2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同时,为全市47个中小学校配备了91名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每年举办法治教育报告会、法治班会、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等各类普法活动100多场次,学校法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此外,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全市514个单位14739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络在线学法和普法考试,通过实地督导、后台监控、定期排名等方式,对各区、市直各部门网络在线学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参学率、参考率均达到自治区要求。

    围绕需求,推行菜单式精准普法

    充分发挥普法宣传志愿者、普法讲师团、社区(村)“法治副主任”“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在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活动的同时,充分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探索实施“菜单式普法”,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的思路,每年以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综治宣传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市普法成员单位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农区、机关、军营、特殊场所等开展法律咨询、以案说法、法治培训、法治乌兰牧骑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2016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0多次,法治讲座45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品30万多份,解答法律咨询6000多人次。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法治宣传作为各普法成员单位重点工作任务,将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纳入到法治化轨道上来,全面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案例库的作用,组织法治乌兰牧骑积极创作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快板、小品等法治文艺节目,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怎样防、怎样控、怎样遵守法律规定向广大群众进行线上宣传。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发布最新疫情动态、科学防疫知识、抗击疫情普法微视频,解读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加大线上普法宣传力度。及时印发疫情防控普法宣传资料,利用社区(村)的“大喇叭”和法治宣传车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法治音频,发挥各社区(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在一线防控工作中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的法律知识,保障防控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突出特色,将法治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我市在三区建成3个法治文化广场、3个法治图书阅览站、15个法治文化长廊、100个法治大讲堂,招募普法宣传志愿者500多名。法治公园和长廊功能明确、内容丰富,充分考虑了群众对法治文化教育的需求,增强了法治文化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使人们耳濡目染地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熏陶。在各村民小组建设了法律图书角,在各农区、社区建设了普法宣传栏,建立了基层法务室,采取在普法中调解纠纷、在援助中普法的方式,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累计向“法治书屋”赠送书籍30000余册,实现每个社区(村)均有一个“法治书屋”、每户居民至少有一本法律知识读本。

    充分发挥“法治乌兰牧骑”金色品牌优势,创作了诗朗诵《宪法在我心中》《除恶务尽为人民》,音乐快板《不忘初心法治为民》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通过开展“百团千场”“三下乡”“送欢乐 下基层”等活动,将法治文艺演出、法律咨询、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综合法律服务送到农区、社区、厂矿、车间等,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提升了普法效果。截止目前,我市已成功举办海勃湾传统文化节、社区居民书法大赛、戏曲进校园等60余项大型文化活动,法治乌兰牧骑在全市开展演出活动近千场(次)。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4K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法治公园LED显示屏等传播作用,通过公益广告、以案说法、市民热线、普法动漫剧、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知法、用法、尊法、守法意识,推进“七五”普法工作。通过“乌海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提供便民法律服务,即时发布权威信息,开通法律学习“微课堂”,做好法治宣传的“传播器”,最大限度地为建设法治社会汇集“正能量”。同时利用好政府信息公开网、今日头条、微博、抖音,不断丰富普法内容,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实现指尖式普法。

   贴近民生,扎实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

   我市成立了市民法典普法宣讲团,对全市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作出安排部署。民法典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党校干部培训计划,列为领导干部年度学法必修课举办了市直属机关共享讲堂·民法典专题讲座、全市普法骨干民法典培训班,组织14000余人观看民法典公开课,3万余人参与民法典知识测试竞答活动,推动领导干部、普法骨干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同时,组织普法成员单位深入开展“民法典七进”“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在社区、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公共场所摆放民法典法律文本和宣传资料,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此外,充分借助法治公园和长廊、“村村通”广播、窗口服务单位法治文化阵地、“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等宣传载体,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现场解答咨询等方式,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

    细化清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我市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各部门普法责任制指导清单》《乌海市普法责任制考评办法》,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梳理责任清单,完善考评细则。根据年度普法宣传工作要点,指导各单位制定重要时间节点普法责任清单,设置内容新颖、责任主体明确的普法项目,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普法和执法实践互推互助,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到行政执法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在执法实践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以普法推动依法行政,以依法行政促进普法落地生根。开展调研督查,确保责任制落到实处。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工作滞后、责任清单落实不力、普法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意见,限期整改落实,扎实推进普法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普治并举,全面提升普法实效

    围绕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开展专项依法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法治创建活动,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施动态化管理。严格按照创建标准逐项对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深挖亮点特色,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做到有载体、有创新,从而提高法治创建质量和整体水平,确保社区始终符合创建标准,保持示范称号。同时,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继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通过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逐步让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农村教师、退休干部、党员、致富能手都成为乡村“法律明白人”,使其成为普法宣传、调解纠纷、维护稳定、参与社会治理等能手,影响和带动身边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今后,我市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八五”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继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持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